本世紀末,不論是台北的億萬豪宅或是價值百億的商業大樓, 都可能泡在「台北湖」裡,高雄可能只剩「壽山島」,台南更徹底淹沒。
科學家最悲觀的預估,在西元2100年,倘若人類不對全球暖化問題力挽狂瀾, 台灣將被淹沒六~二十五公尺。
全球暖化將使海平面上升,低漥或海島國家都將面臨「亡國」危機。當台灣被海水淹沒二十五公尺時,代表全台灣五八%的國土將遭淹沒。
台灣,即將成為下一個吐瓦魯
台灣,還能對全球暖化的問題沉默多久?我們把鏡頭拉到《 吐瓦魯》,一個位於西南太平洋上的海島型國家(和台灣地理環境極度類似),在吐瓦魯,小朋友討論的不是海綿寶寶也不是麥當勞,而是地球暖化、海平面上升已經讓家門前從小追逐玩耍的海灘不見了...
世界小公民的第一堂環境保育課
台灣教育應該開始採取行動,將學校生態環境教育中,培育出的公民意識和關懷,化做小小公民的行動方案。小編優先推薦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指定選書《 從山裡逃出來╱垃圾,丟啊! 》,這是一本將「垃圾問題」與生物的生命連結之繪本。跟隨著正反兩面皆可閱讀的形式,可以發現我們人類覺得沒有什麼而隨意丟棄的垃圾,其實正危害到許許多多不能用人類言語表達的生物。作者田島征三將其憤怒又哀傷的心情,藉由激烈的筆觸,以創意的敘述方式,真實而強烈地將人與生物相互依存的生態傳達出來。
另外,今年夏天最動人的電影故事書《 米芽米咕 》繪本,巧妙連結現代人兩個危機:汲汲營營於功利破壞了環境,也使家人間的距離日漸疏離。故事以人類妄想與自然爭地的情節,點醒大家關懷所居住的藍色星球,也透過女孩勇敢尋父的劇情,巧妙融合親情、友情、人與大自然之間的感情,突顯愛與勇氣的可貴。
引用自天下親子童書電子報